|
我國藥品注冊管理出現新變化一、嚴格準入門檻,申報走勢出現拐點 自2007年10月1日新修訂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實施以來,我們圍繞法規建設、審評審批、現場核查、注冊檢驗、風險管理等方面加強藥品注冊全過程的監管,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藥品注冊出現了可喜變化:申報數量大幅減少,申報質量不斷提高,申報機構更加趨于理性,藥品研發呈現新的局面。 從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6月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受理藥品注冊申請4403件,年申報數量減少2/3。其中,創新藥84個、仿制藥1682個。 此外,新《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實施至今,同品種申報的比率也從2006年的1:6下降為今年的1:3,中藥已經幾乎沒有重復申報現象。 從批準情況看,2009年1-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新藥臨床申請173件;新藥生產申請238件,其中一類新藥8件;仿制藥申請1074件;進口藥申請388件。 綜上可見,藥品注冊申報總量減少,重復申報減少,質量明顯提高,結構發生改變,這充分說明藥品注冊逐漸回歸正常,藥品研發日益符合國情,新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的實施導向正確,達到了預期目標。 二、集中技術力量,清理歷史遺留問題 近年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斷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形成了完備的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構成的制度體系,設置了合理的審評程序,建立了權威的專家技術資源,實現了依法科學審評審批,徹底扭轉藥品審評審批工作的被動局面,從源頭上提升了藥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為解決藥品注冊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積極穩妥地開展了藥品研制環節的專項整治工作。通過對3.3萬個藥品開展注冊現場核查撤回了7999個藥品注冊申請;通過開展藥品批準文號清查注銷了4337個批準文號;通過開展過渡期品種集中審評處理了2.5萬積壓品種,其中不批準1.5萬個品種(大多為化學藥5/6類、中藥8/9類),不批準率達61%,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較大程度上規范了藥品注冊秩序,凈化了藥品研發環境,卸下了歷史包袱,也為新《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的實施掃清了障礙,奠定了基礎。
三、采取多項政策措施,鼓勵藥品研發創新 為規范藥品技術轉讓注冊行為,保證藥品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根據《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施了《藥品技術轉讓注冊冊管理規定》。它是繼《中藥注冊管理補充規定》、《藥品注冊現場核查管理規定》、《新藥注冊特殊審批管理規定》之后發布的第四個配套文件,自此,以《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為核心的我國藥品注冊管理法規體系初步形成,我國藥品注冊進入了一個鼓勵創新、引導創新的時代。 鼓勵創新、引導創新,這在多個法規文件中都有體現并且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首先,新修訂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嚴格了新藥證書的發放范圍,進一步提高了新藥證書的含金量。其次,在《新藥注冊特殊審批管理規定》中通過采取早期介入、優先審評、多渠道交流溝通、動態補充資料等措施鼓勵、支持創新藥物研發。第三,《藥品注冊現場核查管理規定》規定了嚴格的注冊現場核查和檢查要求,保證了申報資料的真實性,維護了注冊審批的公正性和嚴肅性,使各項鼓勵創新政策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第四,在《中藥注冊管理補充規定》中為鼓勵中藥新藥在新功能主治領域的研發,還對“治療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的新藥”增加內涵,將“主治病證未在國家批準的中成藥【功能主治】中收載的新藥”,納入特殊審批的范圍,充分發揮中藥在疑難雜癥和新出現疾病方面的治療作用。并采取具體措施拓寬中藥復方制劑的組方內涵,鼓勵中藥創新和發展。 《藥品技術轉讓注冊管理規定》出臺后,對進一步鼓勵創新,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有效控制批準文號數量。技術轉讓批準后,原來已經取得的批準文號同時注銷,避免了一家轉多家,引導藥品生產企業減少簡單改變劑型和仿制藥品的申報數量,從根本上解決低水平重復問題。 二是促進專業化程度提高。藥品技術轉讓新政策的確立,有利于企業間或者企業內部改變產品結構,合理分配和調整生產資源,實現優勢產品重組和重點發展,減少低水平重復和同質化。隨著產品生產的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圍繞產品專業化生產和監管水平將會得到促進,推進以產品為核心的CGMP實施,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 三是利用技術手段,提高技術門檻,加強風險控制!兑幎ā穼π滤幖夹g轉讓和生產技術轉讓所要求的技術資料,基本參照仿制藥的要求,作了大幅度增加,并強調了轉讓前后的技術比較。增加了技術審評程序,參照改變產地的基本技術特點,相對于仿制藥品的審評提高了技術審評的可對比性和可評價性。對經審評需要進行臨床試驗或者生物等效性試驗的,還要完成規定的試驗,徹底改變了過去新藥技術轉讓無需進行技術審評和臨床試驗的狀況,極大提高了技術要求!兑幎ā愤設置了“不予批準情形”:對于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確認存在安全性問題的藥品,其技術轉讓注冊申請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不予批準,從而進一步加強了風險控制。 四是品種管理由“靜態”轉變為“動態”。據了解,目前許多藥品生產企業超過一半以上的批準文號閑置,常年生產的品種占企業總批準文號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一方面大量批準文號閑置,另一方面仍然有大量藥品生產企業申請新注冊批準文號。批準文號閑置造成的生產技術閑置不僅僅是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對藥品生產監管、上市藥品的再評價和不良反應監測都非常不利。高質量的藥品監管必須建立在藥品正常生產和正常銷售使用的基礎上,也即動態基礎上。藥品技術轉讓,特別是生產技術轉讓,可以使本企業不使用的藥品生產技術轉讓到其他需要該品種的企業,有利于產品資源的優化組合,有利于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這個規定,就是要讓技術作為一種產品,在市場上有序流通起來,鼓勵一些技術有條件向外部轉讓。允許新藥、上市多年藥品、進口藥品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技術轉讓,鼓勵先進科研成果和成熟生產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讓國外的先進生產技術落戶國內;有利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有利于產品和資源優勢重組,做大做強醫藥產業。 四、提高淘汰結合,提升安全質量水平 。ㄒ唬┘涌焯岣邍宜幤窐藴市袆佑媱澋膶嵤┆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藥品標準工作,并將其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中央財政在2008年安排1個億資金來用于提高1000個藥品的標準,2009年又計劃安排近2個億資金支持標準提高工作,這是前所未有的。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09年加快推進提高國家藥品標準行動計劃的實施,并制定了翔實的計劃和安排,此次標準提高將向注射劑等安全風險高的品種、民族藥和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傾斜。對列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逐項安排標準提高,確;舅幬镔|量和公眾用藥安全;對民族藥和風險較高的注射劑品種,特別是中藥注射劑的標準提高工作,加大了人力和資金投入,擬計劃安排2450萬元專門用于民族藥的標準提高,安排2100萬元用于中藥注射劑品種的標準提高。除了國家加強資金投入之外,還通過政策措施引導和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標準提高工作。對主動提高藥品標準的,優先收錄入國家藥典,對經評價,標準不能控制質量的,利用標準淘汰機制逐步予以淘汰。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逐步達到“生物制品標準與發達國家標準接軌,化學藥品標準基本達到國際標準水平,中藥質量更加安全、可控的”目標。 。ǘ┧幤吩僮詫彶閷徟ぷ魅骈_展 《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藥品批準文號、《進口藥品注冊證》、《醫藥產品注冊證》的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生產或者進口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申請再注冊。藥品再注冊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報送相關資料。藥品再注冊是有關法律法規確立的對已上市藥品進行監管的手段之一,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法定職責。 應該說,藥品再注冊是藥品注冊管理的一項常規性工作。但由于此次再注冊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國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中的專項工作之一,且藥品再注冊工作必須與藥品批準文號清查、藥品生產工藝與處方核查等工作相結合,因此也可以說,此次藥品再注冊工作是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和延續。 今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做好藥品再注冊審查審批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藥品再注冊的審查要點》,啟動了藥品再注冊審查審批工作。
藥品再注冊是對申請再注冊品種生產條件、生產企業履行法定職責和藥品批準文件要求繼續完成任務等情況的審查。只要在批準文號有效期內完成了法規及藥品批準證明文件規定的各項工作,期間沒有發生重大問題的產品,理論上都能通過再注冊審批。但對不符合藥品再注冊條件的,堅決不予再注冊,并在批準證明文件有效期屆滿后注銷其批準文號。 此次藥品再注冊,設定了12條審查要點,明確了審查審批要求,對存在其中任何一條不予再注冊條件的,將不予再注冊。通過開展藥品再注冊工作,將淘汰那些不具備生產條件、質量得不到保證、安全風險高的品種。按要求到明年9月30日止,所有批準證明文件到期的品種必須完成再注冊,未批準再注冊的品種將不能上市銷售。藥品再注冊工作主要由各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承擔。 附件: 今年上半年重大疾病和涉及公共健康危機藥物注冊審批情況 在做好治療常見疾病藥物的注冊審批工作的同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積極做好治療艾滋病、腫瘤等重大疾病和涉及公共健康危機的藥物的注冊審批工作。 一、抗艾滋病藥物:2009年上半年在現有抗艾滋病藥物的基礎上,又批準了拉替拉韋鉀片和依他韋倫片兩個藥物的進口注冊;批準了一個國產復方制劑奈韋拉平齊多拉米雙夫定片和一個拉米夫定片的臨床試驗(生物等效性試驗)。 二、阿爾茨海默氏病治療藥物:目前該病是國際藥物開發領域研究的熱點,也是尚未解決的醫學難題。2009年上半年批準了一個國產鹽酸多奈哌齊片用于治療“重度阿爾茨海默病”增加適應癥的臨床研究申請。 三、抗腫瘤藥物:為保證腫瘤患者盡快獲得安全有效的藥物,對符合減免臨床試驗條件的索拉非尼片,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注射用地西他濱等幾個品種減免了臨床研究,并對上市后的研究作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抗甲型H1N1流感藥物和疫苗: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我們將防治新型甲型H1N1流感藥物的審評審批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時調整了審評審批策略,采取提前介入、主動跟進研究生產進展、與申請人加強溝通交流等方式加快審評審批工作,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特別審批程序》的相關規定,批準了磷酸奧司他韋改進生產工藝、扎那米韋吸入粉霧劑進口、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產上市。 |